【悦享随笔】喜看我区老年教育发展新成就
2024年5月中旬,渝中区财政局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组织退休党员和退休干部到山城老年大学名仕城校区举办“智慧党建+传统非遗”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进入学校,大厅里布满了山城的老照片,如“永恒的解放碑、蝶变的老地方、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等,仿佛带我们走进了时间隧道。大家都驻足认真观看,引起了我们一行人在渝中区走过几十年历程的无限回忆,我们生在此、长在此、工作在此,大家纷纷感慨,虽然,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仍然对渝中区这片土地有着诸多的感情与情怀。
会前,我们一行人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校区各主题装置,在“母城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特色研学”“团队风采” 等很多主题板块驻足。我们看到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各有特色的钢琴、瑜伽、古琴、绘画、烘焙等数十间教室分布在过道两侧,听到老师生动精彩的讲课声及看到老年学生们坐在教室里愉快的笑脸,心中感到非常的喜悦。82岁老党员刘凤华同志随着参观人群拄着拐杖仔细参观每一个主题板块、每一间教室,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观后激动地表示,“没有想到现在老年大学建设得这么好!”
随后,在智慧党建基地内,退休党员们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表示,虽然我们已经退休,一定永远跟党走,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会后,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体验了非遗项目——草木染,每一个老同志拿着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非常高兴。大家都表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党日,这次活动借助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我们一行人欣喜地看到山城老年大学的新变化,由衷地感慨渝中区经济社会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中快速发展。为适应现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已近总人口的20%,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形势,区委区政府非常关心重视山城老年大学的发展建设,近年来财政加大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山城老年大学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的软硬件建设,使我区老年教育迎来发展新阶段,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老年教育体系。
大家回忆起90年代初,山城老年大学在黄花园仅有一间60平方米的教室,我们都曾经在那里学习过。亲眼看见山城老年大学由狭小的空间,经过近40年的努力,历经多次扩建,校区由黄花园1个,增加至大溪沟、名仕城、泰安等3个,教室由1间增加至26间,校园面积发展至10000平方米,现在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善,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渝中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局关心支持下,山城老年大学积极创新办学思路,他们为进一步满足银发族多元化精神需求,坚持开拓创新、探索实践,不断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他们遵循“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追求“创美好教育、塑美好生活”的办学愿景,坚持立足区情,面向全体老年人,建设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推进区域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一行人对如今他们的高品质老年教育赞不绝口。
他们努力构筑专家服务基地,培育青年教师队伍。首创老年大学教师职称评审体系,破解老年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发展难题。他们突出“教学乐为”并重,立足本土化、特色化、人文化,努力构建专业课程、公共课程、社会实践课程齐全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设计与时俱进,精品课程一座难求,他们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教学平台,激励全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新活力。看到他们不负众望,自创办以来在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先后获得“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老年教育三十年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我们一行人对他们多年来的对老年教育事业的贡献、取得的多项荣誉,感到非常的欣慰与敬佩。
他们近期又开辟智慧党建基地、非遗保护培训基地、美育夜校,积极探索老年大学发展新路径。经过山城老年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多年努力,为全区离退休老干部及全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增强了渝中区离退休干部及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通过参观山城老年大学,我局老党员李方觉感慨道“现在的老年大学越办越好了,为我们老年人带来了很多美好时光及回忆!”老同志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国家、区委区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为我们实现退休后的学习愿望,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今后,尽量安排好家务,抽出时间积极参加山城老年大学的相关课程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个有情趣、有知识、有文化的老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