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拾贝】一堂写意花鸟画课的课程思政实践 ——以徐渭的《墨葡萄图》为例

  来源:老年大学  责任编辑:老年大学

一堂写意花鸟画课的课程思政实践 ——以徐渭的《墨葡萄图》为例

赵嫣嫣

案例描述

本班学员在前续《写意花鸟》的课堂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为进一步提升学员文化艺术素养和学习兴趣,本堂课我们聚焦明代艺术巨匠徐渭的《墨葡萄图》,通过对名作的解读与临摹,让学员深入了解写意花鸟画多元化的美术风格、艺术思想和人文内涵,进而提升个人的美学修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艺术审美观。

课堂伊始,我展示了徐渭的《墨葡萄图》,学员们立刻被画中葡萄栩栩如生的形态和墨色淋漓的畅快所吸引,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引导学员们仔细观察画作,探讨其技法特点。学员们纷纷指出画中使用的泼墨和草书笔法等技法,我对此进行了总结,并讲解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随后,我带领学员们从徐渭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出发,深入感受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学员们认为,画中的葡萄和叶子虽看似不似实物,却传达出动人的气势和神韵,这正是徐渭大写意花卉风格的体现。他的画作不是对客观对象的简单描摹,而是主观情怀的深刻表达。徐渭借葡萄之形,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学员们听后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通过临摹学习,进一步感受这位艺术巨匠的情感世界。

最后,我总结道,徐渭的画作不仅技艺高超,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学员们通过本次学习,不仅提升了艺术审美,也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互动与探讨,学员们收获满满。

案例分析

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蕴含深厚的美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在老年大学《写意花鸟画》教学中,我注重挖掘思政素材,促进美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融合。针对学员生活阅历丰富但缺乏系统审美教育的特点,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绘画元素,再结合名家作品赏析,对比不同画作的技法与构图,讲述作者人生经历,引发情感共鸣,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

(一)促进美术理论与现实生活融合,实现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我注重将美术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融合。通过引导学员观察和讨论生活中的绘画元素,结合名家作品的技法与构图赏析,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情感。通过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并针对学员缺乏系统审美教育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鉴赏,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更实现了情感共鸣,有效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二)精选中国画作品题材,促进修养提升

本节课我带领学员赏析了徐渭的《墨葡萄图》,学员们领悟了“以形写神”的大写意中国画特点,理解了中国画重意轻形、 重情轻景的写意观,领略了传统文人和艺术家精神追求远大于物质追求的价值观。中国画题材丰富,教师应精选代表性作品,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员感知作品的精神内涵,引领学员崇尚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从而树立新时代老年人的正确价值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三)讲清中国画的成就与地位,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画历史深厚,兼容并蓄,对世界艺术贡献卓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中国画的历史成就与现实发展,讲好中国画故事,开展坚定文化自信的主题式教学和创作活动,将文化自信、爱国情怀营造于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学员学习积极性,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以美育人、以画育人的思政目标。

案例反思

以往的课堂教学仅注重传授绘画技能,忽视文化背景介绍,使课堂学习略显单调。本节课创新性地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员深入了解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使学习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学习《墨葡萄图》,引发老年学员对生活与生命的思考,树立他们终身学习、健康养老的理念。未来,我在教学中还需要完善和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将中国画理论与学员生活背景融合,深度挖掘思政内容,创新思政形式方法,评价思政效果,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