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我在山城“修”文物 ——我校“梦想课堂”开展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暨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
为以党建带团建,团建带少先队员的形式拓宽育人渠道、拓展学员视野,引导“梦想课堂”学员聆听革命故事、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红岩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5月27日上午,山城老年大学团支部组织“梦想课堂”学员在枇杷山宝库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活动暨庆祝第73个“六一”儿童节活动,区委老干部局、山城老年大学相关领导,山城老年大学团支部青年及70余名小学员参加此次活动。
趣味讲解 了解考古
活动开始,“梦想课堂”2名小学员化身为小小讲解员,为大家生动地讲述了关于考古背景的故事,孩子们站在一个个被“解构”的文物建筑面前,认真地聆听着这场与历史的对话。随后,小学员们分为3组,依次参观了古代墓葬复原陈列馆,在我校团支部青年的细致讲解中,了解不同时期重庆地区墓葬形式的变迁和文化习俗。学员们隔着玻璃看到了古代精湛的工匠技艺,用温热的小手触摸历史......掩埋于地下的墓葬穿越了数千百个春秋,呈现在眼前,仿佛诉说着那些真实的历史故事。
摩斯电码 巧妙破解
“嘀~嘀嘀~嘀嘀嘀~”你收到了一条来自历史的电报,请注意查收。“各位情报人员,你们身份特殊,在接下来的任务中,请隐藏好自己的身份并顺利找到线索.....”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老师耐心地讲解发报机的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以及摩斯电码的相关知识。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运用刚学到的摩斯电码知识,相互协作,实操摩斯电码模拟器,获取重要信息,完成破译任务,沉浸式体验了一次老一辈革命工作者为了完成革命任务的不易。
小学员感想
文物修复 以心换新
最后,孩子们来到了文物修复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小学员们带着手套,拿着小刷子,有模有样地修复着手中的文物。探寻“时光碎片”,剥去浮土的“文化之魂”,历史的痕迹悄然复现在大家的手中。“今天我是一名小小修复师,未来,我更是重庆历史文物保护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看似修复文物,实则更是一场修心的旅程。
小学员感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山城老年大学团支部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让“梦想课堂”学员增长了丰富的知识,还让大家领略了考古文化,了解了共产党人的革命历史,感受了革命先辈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今后,我校团支部将不断创新形式,继续携手“梦想课堂”开展民族、历史、传统节日等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为孩子们创设更多寓教于乐的实践时光,让他们带着一颗永不倦怠的求索之心继续前行,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